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 仓储 > 神樂之死

神樂之死

luyued 发布于 2011-06-08 08:51   浏览 N 次  

花了兩天把《犬夜叉》完結篇看完了。神樂死了,沒想到來得那麼快,還是在第2集末尾,無任何鋪墊之下死的。

絕對忘不了在那片花田上行走的神樂,漫無目的地行走,這就是她的自由,抑或,是自由的開始。看完之後,很想問大家:是想做風使神樂?還是想做一直握著神樂的心臟以此威脅她的奈落?

非要二選一,大多數人當然會選擇奈落——可是,跳回現實,請自問一下:你可能成為奈落嗎?或者說,你的生活裏面有多少機會讓你成為奈落?再精細下去,你每一天“成為奈落”的次數是多少?奈落握著的神樂的心臟,正是你握著的他人的把柄(那真的是貨真價實的“心臟”了)。不說的那麼卑鄙,也可以看作是你在與他人進行交易(交換)時能夠使用的優勢和資源,而你手裏的資源在交易中是占了上風的(即使不是“心臟”,也是心肝脾肺腎或者來個眼角膜什麽的吧)。

想一想也很爽吧?每一次交易,你擁有絕對優勢,你有壓倒性的力量,別人不得不低聲下氣地求你,看你臉色行事,不敢得罪你——請不要得意忘形得太早,因為你在成為“奈落”的之前,你也必須經歷“神樂”這個“初級階段”,為有朝一日出人頭地做牛做馬,就像玩個殘酷版的晉級遊戲一樣(人家電子遊戲的角色經過歷練必定升級,你還不一定呢)。

除此以外,第二個問題就是,“奈落”比取回心臟的“神樂”自由嗎?答案自然取決於你的價值觀。按照《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中說道的:“無需根據、原因的自由”才稱得上真正的自由。他所說的自由,是非必然性的,沒有外在的因素和影響,完全憑自身意願而發的自由。正如取回心臟的神樂,漫無目的地走在花田裏面,不是為殺戮而去行走,不是為完成奈落下達的命令去行走,而是為自由,為體驗自由而走——神樂這種狀態,即使不等同於叔本華的“自由”,也是無限接近了。當然,不少人會認為“奈落”是更加自由的——握住了代表權力和金錢的“心臟”,便擁有更多的力量。簡單舉例:有錢一點,就可以去更遠的地方旅行,買更多的東西,消費更多的服務;有權一點,換來更多職場的便利,給身邊的人帶來更多的好處……等一下,這個世界還是有“等價交換”原則,即使不是等價,交換是必然存在的。那就是說,成為“奈落”,就意味著你進入了一個要不斷交換“心臟”以獲取更大的利益,或者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循環世界裏面——無論你自願不自願,你已經進入輪回的狀態了,在一個又一個輪回之中,你不過是沒有心臟的“神樂”,還不知道誰才是握住你心臟的“奈落”(歸根結底,可以說對權力和金錢的渴望才是真正的“奈落”吧)。即使你說,是自願跳入這個輪回與交易的漩渦裏面的,可這是“自願”,卻非“自由”。因為,從一開始,你便有了“根據”,有了“原因”。

還記得Patrick Henry在1775年3月23日,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在殖民地維吉尼亞演講中的最後一句話嗎?“give me libery or give me death”(不自由,毋寧死)——沒錯,取回心臟的“神樂”自由了,即使不超過半天,她還是得到了絕對的自由。“神樂”抑或“奈落”?享受心靈的自由抑或蒙受物質的奴役?也許,這是一個不亞於兩百年前北美獨立戰役的另一場關乎人性獨立的生死選擇吧……

(BTW,貼三張圖片,日本方面8月25日是神樂死祭。站在神樂面前的殺生丸,令神樂感覺,自由不再孤單抑或死亡不再冰冷?)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