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 仓储 > 关于蛇口

关于蛇口

luyued 发布于 2011-06-06 05:53   浏览 N 次  

对于生活在飞速变化中的中国人,曾经该给开放焦点的深圳蛇口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不过由于多次来过,对这里甚至有了一点感情。不过说到此地,有几个东西是分不开的,那就是蛇口、袁庚、招商局。

袁老被称为“改革先锋”和“蛇口之父”,现在蛇口港东侧南海酒店向北,在南海大道边上,可以看到当初袁老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的牌子。听说现在九十多岁的袁老就定居附近,但是已然深居简出。当年重振招商局、掌舵蛇口的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说过“当年的一点点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任何时候都不要夸大个人的作用”,老一代革命家和改革者的低调和谦虚不由令人敬佩。有人称袁老为“近代招商之遗脉,当代深商之肇始”,而时至今日,王石、麦伯良、马蔚华、马明哲、任正非等等名声显赫的企业家身后都有袁庚的影子。袁老在蛇口试验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然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而政治体制改革却依旧任重而道远。

现在的蛇口遍地都是招商局CM的圆形标志,可以说没有招商局就没有蛇口工业区、蛇口港、南海饭店,就没有现在的蛇口。而蛇口系的企业因脱胎于招商局系统,从而多多少少地带有官方色彩,但是招商局属下在蛇口创办的企业很少占据绝对控股,并不断引入国企股东、海外战略投资者、公众股东等(有些操作方法现在看或许还值得讨论),从而使得企业持股结构实现多元化(比如平安、招行),避免了一股独大,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必备的前提条件。于是中集集团、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优秀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或许比蛇口意义更大的就是这几个股份制公司,没有任何的行政干预,成为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成功模式。如今的中国不只是一个现代化的问题,而是一个观念制度和价值观转型的问题,而“招商局”这个名字一度承载着近代中国产业救国的得失成败,而如今的招商局集团及其掌舵人或许已经在进行超越数字指标、触及价值层面的思考和尝试,将国有企业逐渐社会化,尝试合理公平公正的逐渐转移到公众手里。过去的中国以刑法做张本、以文士管制亿万农民,而现代性的体系却是注重民法、以商业习惯、以律师、会计师、工程师为前导的管理方式。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在中国的百年交锋,集中体现在蛇口、袁庚、招商局身上。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南海大道东面的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匆忙打车去往宝安机场。但是冥冥中似乎想让我在深圳多些停留,晴朗的天气里航班却还是延误了几个小时。看着深圳机场飞机的起起落落,想到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希望看到深圳依然能总结经验、再次出发、解放思想、卸下包袱、大胆改革,从之前的“杀出一条血路”到“探索一条新路”。

或许有时候希望仅仅是一种奢望,体制的稳定、思路的趋同、大局的平衡或许很难再产生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事件;或许有时候希望只是一部分人的希望,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世界观、不同利益体或许不会相互认同;或许有时候希望可能会有相反的效果,某种努力和奋斗或许只能更加远离当初的设想;或许有时候希望只是继续以往的惯性思维,相比激进的畅想更需要否定之否定的总结和反思。

附:在蛇口南海大道路过的标语。当时袁老将标语牌立在深圳去蛇口的必经之路上,就是想要让来蛇口的中央领导人的关注;现在再看这句话,短短的三十年之后似乎就有了历史的味道。另外,E71白天的拍照效果似乎还可以。

PS:记得之前和深圳的一位司机聊天。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在深圳也打拼了十几年;他感慨现在不比以前了,有钱的永远有钱,没钱的就永远没钱了。

广告赞助商